0

PCB客服

李娟 钟小玲 韦凤梅 肖玉菲 电话:400-8866-380 元器件客服 电话:0755-88256362 手机:18152809519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30-18:30

微信公众平台

购物车
反馈建议
返回顶部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电子信息产业如何“自主可控”

2012-01-16来源:中国电子报1278

      没有自主可控的技术,就没有产业的独立。要加快在微电子、网络设备、系统软件、新型显示器件、重大电子装备、基础材料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逐步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PC、TV、手机等多种产品产量和销量为全球之冠,但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在标准、品牌、技术、人才和效益等方面都存在短板。最近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电子高峰论坛指出,尽快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十二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任务。

      清醒认识当前产业现状

      论坛对当前产业形势的判断比较冷静。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董云庭认为,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量达到7万亿元规模,但对电子信息产业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说:“总量居全球第一,但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双低,加工贸易占比过大,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规模上去了,但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供求结构、投资结构、企业结构、经济结构、外贸结构、区域结构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产业科学发展。董云庭强调,产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安全性”问题,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基础软件、高端芯片、专用设备、测试仪器、关键工艺等基本上不为本土企业所掌控,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难以“自主可控”。而且,产业再创新能力薄弱,LCD、LED、集成电路等生产设备和关键工艺引进一代又一代,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肖华谈到,中国很多产业特别是IT业都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企业和技术发展起来的。初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通过组装了解市场、了解技术,最后向产业链高端一步步发展,这是一种历史选择的模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积累以后一定要注重基础研发,长期走低端这条路是不可能赶上外国公司的。有大量基础研究才有可能形成突破,才有可能形成优势,这也是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他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认为,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核心基础产品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大部分产能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电子百强企业里80%以加工制造整机为主;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大企业,国外企业的投资、产出占全行业的60%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坦陈,产业受制于人是不争的事实,操作系统的情况实际上更不乐观,关键信息系统绝大部分重要应用依赖国外基础软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国家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受到影响,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多种途径提升产业竞争力

      “没有自主可控的技术,就没有产业的独立。要加快在微电子、网络设备、系统软件、新型显示器件、重大电子装备、基础材料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逐步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董云庭说。他强调,打造自主可控产业体系,必须下决心“向内转”:到“十二五”末,本土企业占产业规模的总量拟从目前的28%上升至40%左右,到2020年,达到55%。

      到“十二五”末,产业出口依存度从目前的62%下降至55%,到2020年进一步降至50%。为此他进一步提出建设自主可控产业体系“六步走”战略:转变观念,从过去30年产业发展主要以规模和速度为主向提升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转变;通过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做强优势产业;技术、产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产业链从中下游向中上游转变;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向硬件、软件、服务、网络融合的方向转变;从打造产业链向占领价值链的制高点转变。
丁文武认为,实现自主可控,在“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思路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转型升级为主线,通过转型升级培育新兴领域,同时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推动重大产业布局和调整,稳定国际市场,同时开拓国内市场。

      第二,以创新引领为核心动力,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工程,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关键核心领域的投入,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第三,以应用驱动为关键支撑,以应用促发展。再多再好的核心技术,不跟市场结合、不跟应用结合是没有用的。比如重大专项专门安排了国产软硬件推广应用课题,目的就是推广应用我们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包括中间件、办公软件、数据库等。

      第四,以融合发展为重要途径。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是两化融合,从融合和产业角度来说,软硬融合,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用这些融合诞生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促进资源优化重组。

      陈伟强调,全面贯彻落实4号文件,实现变大变强的目标。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通过应用达到系统带动整机、整机带动软硬件协调发展。此外,从芯片到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应用软件协同发展,也就是垂直整合,从芯片、操作系统一直穿越到重要的应用。

关注[百能拼客联盟]微信公众平台,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和最新动态!(微信号:PCBPP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