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CB客服

李娟 钟小玲 韦凤梅 肖玉菲 电话:400-8866-380 元器件客服 电话:0755-88256362 手机:18152809519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30-18:30

微信公众平台

购物车
反馈建议
返回顶部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电子信息业“大而不强”亟待改变

2012-03-15来源:新华日报1067

      江苏省云计算产业联盟日前正式挂牌。在成立大会上,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董云庭指出,尽管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一,但总体上还是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因此,亟需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冲破大而不强的困局。

      “改革开放30年,打造了一个电子大国。”董云庭介绍说,到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7.49万亿元,占全球总量的35%以上,产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数字是喜人的,但是,在光鲜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种种隐忧。

      董云庭认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总量居全球第一,而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双低”,加工贸易占比过大;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集中表现在标准、品牌、技术、人才和效益,都缺乏竞争力;出口依存度高达63%;产品出口已居世界第一,而外贸出口的技术含量、附加值、服务贸易,比例低,效益低;三资企业占产业总量的3/4,外企主导了产业发展;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基础软件、高端芯片、专用设备、测试仪器、关键工艺等基本上不为本土企业所掌控;低价竞争仍是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资源浪费严重;再创新能力薄弱,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自主创新,是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产业由大到强的必然选择没有技术的独立,就没有产业的独立。”董云庭表示,要坚持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企业联盟为依托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争取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向创新型产业转变,要从以加工组装为主转到以自有标准、自主知识产权、自创品牌为标志的发展模式上来。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该淘汰的要下决心淘汰,该减速的要下决心减速,在调整过程中,适当牺牲一下速度和规模是必要的。”董云庭强调,新技术要在引领扩大内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注[百能拼客联盟]微信公众平台,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和最新动态!(微信号:PCBPP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