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CB客服

李娟 钟小玲 韦凤梅 肖玉菲 电话:400-8866-380 元器件客服 电话:0755-88256362 手机:18152809519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30-18:30

微信公众平台

购物车
反馈建议
返回顶部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依赖电子:信披监管两重考验

2012-04-25来源:深圳电视台1109

      近日证监会预披露的企业中,类红筹架构公司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依顿电子”)的二次闯关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类红筹架构:境外空壳云山雾罩

  依顿电子的实际控制人为李氏三兄弟,均为加拿大国籍,香港居民。三兄弟加上其父母,从上世纪就已开始从事资本投资活动,并持有香港上市公司添利工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超过60%的股权。2006年,首尚管理(信托)有限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这家信托公司专营管理李氏家族的家庭信托基金,旗下持有了添利国际、新地物业、盛时集团等9家子、孙公司。此外,李氏家族的家长李立和梁丽萍分别还成立了数家公司。 


“首尚系”公司图谱。

                                                                               李氏夫妇名下公司。  

      而李家三兄弟,除了在首尚信托之下的部分公司持有股权之外,还另外运作了“依顿系”系列公司。按照李氏三兄弟最初的设想,上市主体原为依顿投资,上市地为境外。依顿投资成立于1998年,注册地为萨摩亚;2000年,依顿投资作为股东投资成立了依顿有限,开始在大陆从事PCB生产业务。2001年,李氏三兄弟成立了BVI公司高树投资;2002年,高树投资收购依顿投资,至此,依顿系的公司正式纳入李氏三兄弟旗下。从2007年起,公司将上市目的地转向境内A股,并开始了第三阶段的运作开始,依顿有限摇身变为拟上市主体,并逐步收购了自己的兄弟公司依顿多层、依顿电子、依顿香港以及关联公司皆耀管理,从而将境内上市架构搭建完毕。 

                                                                            “依顿系”公司图谱。  

      “依顿系”中,高树有限、依顿香港、皆耀管理均为持股平台;而中科龙盛及中科宏易均成立于2007年3月,同年8月,两公司入股依顿电子,虽然所占股权比例合计为2%,但却改变了其外商独资的身份,使其符合了上市主体的标准。而至于依顿多层和依顿创新,则成为依顿电子的贸易商,也并无实业经营。很难想象,一个复杂的依顿系背后,只有一家企业从事实业经营,其他或是持股平台,或是贸易公司,或是没有经营,这种设计究竟寓意何在,招股书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在李家人三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注册、收购了大量的公司,这一系列公司中,就有李梁有限、盛时集团、盛汇有限、欣域有限、和域国际以及腾达创新等多家公司为空壳公司,其发起人无从考证;另外,包括永迪有限、中恳发展、韶关腾达在内的三家公司并没有实际经营。由于这些企业均在境外,境内投资者无法查实其真伪,更无法查实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以及在三十多年过程中复杂的股权转让、关联关系。

  红筹回归:信披监管两重考验

  红筹架构回归A股从兴起于2010年,2011年浑水公司做空“中国概念股”,导致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陷入困境;而境内资本市场却发展得如火如荼,相对较高的市盈率、动辄翻番的走势、节奏加快的核查审批, 则掀起了拆除红筹回到境内上市的高潮。从南都电源作为第一家成功在新加坡证券市场私有化并登陆A股市场到目前康鹏化学、新达科技、泛华保险、盛大网络等公司纷纷宣布私有化, 以及“二六三(25.29,0.00,0.00%)”、“日海通讯(23.31,-0.09,-0.38%)”、“誉衡药业(17.80,0.10,0.56%)”等未上市公司去除“红筹架构”成功回归国内A股市场,都使得私有化以及去“红筹化”境内上市近期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如今随着国际板的呼之欲出,越来越多的类似的红筹企业在A股上市;而这类的公司,往往有着复杂的股权结构和数量众多的境外公司,而境内外法律的区别、境外公司的核查难度,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始终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业内专业人士也表示,这类“海龟”公司,由于境内外监管、信息披露核实的差异,很容易隐藏关联关系、关联交易以及内幕交易,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

关注[百能拼客联盟]微信公众平台,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和最新动态!(微信号:PCBPP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