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浏览量
互联网时代中国PCB制造业的变革之路
2011-02-16来源:百能网(PCBpartner)1120
根据Prismark提供的数据,PCB行业2008年实现产值482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位。因受2008年中开始的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PCB行业产值仅为406亿美元,2010年虽然因全球经济低谷反弹而增长了9.2%,但行业专业人士预计2011年后续增长乏力,不容乐观。中国的PCB制造业同样面临相同的困境,近年来似乎已经走到了一个行业发展的阶段性拐点。
图1:1997 - 2011年全球PCB行业产值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环保压力日趋加大,太湖蓝藻事件的发生让使全国环保政策进越来越严厉;同时高通胀环境下,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新劳动法的实施,规定员工加班限制和最低工资要求,工人工资大幅上涨。这些因素导致企业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东南亚国家低成本制造业的兴起等诸多外部不利因素,对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像PCB这样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很多低端生产企业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根据百能网(www.pcbpartner.cn)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每年有10%以上的PCB企业永久消失了。中国制造业的前景迷雾重重,靠劳动人口红利来赚取利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PCB制造业而言,如何在激烈竞争的残酷现实中,生存下来,持续活着并活得很好呢?变革是唯一的选择。
PCB行业是离散式作业的一个非标准行业,工序周期比较长,一个产品要多达40-50道工序,从第一道到最后一道工序要经历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每条工序上的制造工艺都非常复杂,对工程技术人员要求较高。另外,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劳动人员密集。工厂根据客户个性需求,按Gerber图纸进行定制化生产。在这样一个管理复杂性较高的行业,那么如何变革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破题”:寻找PCB的蓝海;利用技术领先,形成产品高端技术差异化;专注传统的专业服务模式,形成产品服务差异化;实现生产自动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通过传统方式控制成本和降低运营费用;互联网时代全新运营和服务模式,提升整体运营水平和效率,开源节流。
首先,是寻找PCB蓝海。这需要巨大的机遇和敏锐的市场触觉,即使个别企业的得以突破,也很难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这里就不作详细论述。
其次,技术差异化。突出特色,形成差异化,走高端技术路线倒是一个不错的方向,目前已经有些国内外制造商在这样运作。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除了最高端的少数制造商保持高端产品优势之外,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在原材料成本提升的同时,单位价格却不断下滑,利润率也不断下降。如,2000年到2009年,PCB单位价格从211美元/M2下降到156美元/M2,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中国大陆PCB厂商虽然占有全球1/3的产值,但主要集中在低端单双面以及多层板方面。对于HDI和挠性板、也分别占有全球39.2%和30.7%的市场份额,但最具技术含量的高层HDI板、刚挠结合板、IC载板等不断增加的需求却很少涉及。印制电子、印制光电路板等PEC研发方向更少涉及。加大研发投入,保持高端技术领先的优势当然是一种可行的选择,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和中国台湾在这方面做的较好,占领了市场流行的高端智能手机、3G、汽车电子、低碳、环保产品等大部分新兴市场的份额。国内厂商与他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是资金还是人才、技术,都处于积累阶段,任重而道远。
第三,传统服务差异化的模式。专门电子行业或专业快板、样本业务,凸现专业服务和柔性生产理念,同时可以快速反馈客户需求,形成品牌效应,从而获取较高利润。如惠亚专注汽车电子、兴森快捷专业快板公司。而国内数以百计的制造厂则处于产品雷同、工艺能力相似、月产能从几千平方到几万平方,产值处于从5千万到2、3亿的水平,处于你死我活的高度竞争状态,订单获取成本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下滑,利润日趋微薄。
第四,生产自动化模式。实现整体生产自动化目前在日本企业中做得较好,这需要管理达到较高水平和巨大的资金投入,目前国内企业还缺乏资金,特别是缺少这方面的管理积累。未来从PCB发展到PEC将有助于生产自动化的实现。
第五是很多企业采用的各种成本控制方式,但最终是无源之水,最终节省的成本和费用十分有限,还可能因企业缺乏研发和营销等方面投入,导致企业发展失衡,缺乏核心竞争力。近几年,因响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不少PCB企业开始向内陆转移,布局中西部地区,以获得税收、租金、人工成本的降低。这是一种长期的战略模式,短期看来,其实得不偿失。因为产业链的形成需要5-10年的时间,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的大幅增加,交期的延长,抵消了各种优惠。所以企业不仅要看各地的优惠政策,更要关注其它配套产业链的基础。
在一个互联网的大时代,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对传统行业进行升级,不断产生新兴产业,将给PCB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PCB行业如何有效地变革以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呢?在此,我们要有必要了解国内PCB行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整体而言,国内PCB厂商与国外及台资厂商有的技术差距;相对国外和台资PCB厂,国内企业,特别是是民营企业管理水平较差;缺乏有效的行业战略联盟和平台,行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缺少有效的商业运营平台,传统销售和营销成本高,模式单一,效果较差;缺乏自我品牌意识,难以参与国际上的高端产品竞争;缺少熟练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合格的销售、营销人员;国内市场规则不成熟,存在政府干预、幕后交易行为;PCB行业标准较多,但缺乏行业一致认同的统一的行业标准。
即使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也不否认传统的变革和创新模式能给厂商带来巨大的市场和经济价值,如技术领先、传统专业化服务,甚至一些有效的成本控制流程和方法等。我们应该在发扬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直接面对行业的根本性问题 –PCB行业软实力不足。现有PCB行业主要问题基本上都是因企业软实力不足导致的。
据了解,国内大多数PCB管理者,特别是民营企业,都存在着整体管理理念的缺失,对互联网时代的认知缺少了解,认为买个ERP、OA、专业工程软件就能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忽视了信息系统的整合和特别是整体商务流程环节的有效管理(参考图:PCB行业信息系统架构)。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新兴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商务模式,但他们仅提供商务信息,过于简单、粗糙,因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达到企业目的。
如今,作为pcb专业服务平台——百能网带来了全新行业整体商务智能解决方案,提供了专业的运营平台,可以有效地整合行业资源;如,依靠百能网平台,PCB行业上下游的采购商、供应商以及行业战略伙伴参与,形成产业战略联盟,整合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资源,并可以合作生产,联合采购、库存共享 优势互补;提升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升销售和营销效果,提高客户反馈效率,缩短交期,降低工程、销售、营销、管理成本;通过平台提供的技术,降低对技术、销售、营销、管理等人员的资格要求;建立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运作模式,减少部分幕后操作方式;通过平台营销,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向全球定位传播等等。相信其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模式,将为推动行业的全新变革增添一份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