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内容
浏览量
专家传真:LED产业景气与应对
2011-11-15来源:工商时报1774
LED用于照明及背光源(TV、Monitor及PC等)长期展望LED液晶背光源势必取代CCFL;LED照明也终将取代传统照明。但是短期间因为中国疯狂扩充以及需求认知不足,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
一、中国疯狂扩充
中国十二五规划将节能减碳能源产业,列为重点扶助发展产业。中国30个省与直辖市已有19个将LED产业列为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中国大陆LED产值(含芯片、封装及应用)2010年较2009年成长48%;2011年预计将达1,729亿元,再成长38%。特别是LED磊芯片更具备「GDP、产业升级、产业龙头及高端人才聚集效应」得到中央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给厂商扩增磊晶机台(MOCVD)近乎全额补助。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和筹备中计有90个磊晶厂,规划2011年磊晶机台(MOCVD)将增至600台(2010年250台),占全球扩增产能的八成。蓝宝石基板产能也计划从年初458万片,扩增至1,785万片(实际打折),都是倍数的扩增。台湾2010年底MOCVD扩增至530~550台,2011年再增至630~650台。
但LED在中国照明市场渗透率还只有12.4%,台湾更只有1%;在背光市场全球LED Monitor及LED-TV都只有三成多。需求跟不上产能的扩充,造成全球LED生产过剩。中国LED质量虽差,但价格破坏力很大。
二、需求认知不足
LED使用不够普及的原因,在背光源方面:(1)LED-TV售价比传统液晶电视超出近三成;(2)供应链不成熟;(3)目前通用的侧光式背光技术会使LED太密集,造成散热问题;(4)40寸以上大尺寸导光板制作难度高;(5)导光板反射片产能不足。因此原预测今年全球LED-TV在液晶电视的渗透率将达50%,事实上可能只有30%。
至于LED照明:LED灯虽有省电、环保、寿命长等优点,但也有其致命缺点:就是LED输入功率,仅有20%转换成光,其余80%转换成热,热若未适时排出外界,使LED晶粒接口温度过高,而影响发光效率及发光寿命。背光及照明的模块厂与PCB厂多未认知其重要性;他们多数采用廉价的FR4及玻纤布替代正统散热材,导致产品寿命减损。
此外,室外照明遇到雷击、下雨、日晒,传统电源供应器,也容易短路,造成断电。LED室外路灯比传统路灯贵三倍,虽然电费可节省,但需八年才回收。但基于散热及电源供应器问题,实际使用寿命远不如预期。
至于低功率的室内照明也因(1)照明亮度不足,只适用于阳台、厕所、玄关;(2)产品效益认知不足;(3)产品价格偏高等因素,造成LED灯普及率偏低。
三、未来市场展望
中国过去LED照明大多应用在广告看板、景观照明及隧道灯、路灯等政府工程。背光则集中在手机、NB背光。全球LED未来最大市场在中国。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将LED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及「节能产品农民工程补贴」。中国自2009年5月起,将结合节能之电器产品进行推广,用户在产品采购及节电过程中可享有双重优惠。中国并自2012年起禁用100瓦以上之白炽灯,并计划2014年禁用60瓦以上白炽灯。
中国「十城万盏」计划选50个示范城市装200万盏LED路灯。目标将LED在照明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12.4%,增加到2011年23.8%,2012年达31%。
LED在背光市场手机及NB,普及率约达100%。但是在LED-Monitor及LED-TV全球的普及率,2010年仅占20%,2011年约在30~40%;在最大电视市场的中国更只占12%,显然LED在液晶电视背光使用成长空间还很大。因为LED-TV每台LED用量在350~600颗,远比一台手机或NB使用量多10倍以上。因此估计全数TV都改用LED,其LED使用量将是目前全球手机用量的6~8倍。因此广加推广LED-TV对消化LED过剩产能效应很大。
所幸日、韩等液晶电视领导品牌之背光模块、PCB、LED等大多向台商采购或委托代工。解决台商LED产能过剩,政府还可以作的事包括:(1)政策指定政府公共工程标案一律改用LED照明;(2)全面性从事消费者教育;(3)针对照明通路商,如水电大盘商、工程承揽商及量贩与DIY提供津贴或奖励,带动消费大众采用省电能源;(4)补助消费者换购LED-TV;(5)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